长期吃猪油有什么害处 吃猪油的好处和坏处
猪油是一种人们常吃的油,但长期食用对有一部分人是有害处的。
猪油的主要含量是脂肪,它的功效是能解肝中诸毒及因疸疾引起的的水肿,包括癌症水肿。
猪油作用是能冶肝劳虚寒,大小便不通,上气及虚火咳嗽,支气管炎,肺热声哑,产后体虚,胃痛泛酸,手足皱裂,脱肛便秘等症。
那又有那些害处呢?由于猪油含脂肪酸相当的多,对于身体肥胖者长期食用,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脑中风等症。另外湿热重,痰湿盛,胃肠虚寒,宿食不化者也宜忌食。
热蒸馍刚出笼,加一筷子猪油,撒一点盐,这是小时候最幸福的一件事!
现在想起来:大白馒头是精细粮,猪油是动物油,再加高盐;这都是不健康的饮食。可是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那时候,能有猪油夹馒头就很幸福。
因为平时很少吃到肉,过年的时候,就多买一些猪板油回家炼成品的猪油放在罐子里,一直吃到入夏,不是吃的慢,是每次只能吃一个蒸馍加猪油,权当吃肉了。
即便是现在,猪油拌饭饭也是一种美味,可是我们能长期食用猪油吗?哪些油才是健康的油?今天我们就聊聊油!
一、猪油好处,但并不是最好选择:
猪油中还含有较多胆固醇,含量为约为93mg/100g。猪油含有高达 40% 的饱和脂肪,所以才能有膏状那样滑润的质地。因为饱和脂肪足够多,才能把油和淀粉、纤维素等很好地融合到一起,所以猪油能和米面等食材完美融合,做出口感酥脆润滑的点心小吃。从美味的角度说,猪油确实是种好食材。
但我们现在的健康饮食建议食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植物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动物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升高血脂,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二、最新研究: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一篇研究显示,用橄榄油代替不健康的油可以保护心脏。 研究共入选了9万人,观察24年,分析他们食用油的情况以及和心血管病的关系。 研究显示,与不吃橄榄油的人相比,那些每天吃橄榄油多于>7克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了18%。
另外,如果用等量的橄榄油代替每天5克的人造奶油、黄油、蛋黄酱或乳制品脂肪,可降低5%-7%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由此可见,用橄榄油代替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可以降低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实,不仅仅是橄榄油。对心脏健康而言,总的来说,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油不利于心脏健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有利于心脏健康。大量医学研究证实,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冠心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五种油:牛油、羊油、黄油、猪油、棕榈油;这些油不建议多吃;而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子油、豆油、玉米油、芝麻油等饱和脂肪酸低。相反这些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所以橄榄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等等都是相对健康的油。
需注意的是,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用油量为25克。
即使健康的植物油,除了不能过量,也不宜高温。
三、反式脂肪酸危害不小
食用油烧到冒烟,一般说温度已经超过200℃,在这种温度下,油中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都在遭到破坏,从而大大降低了油的营养价值;同时,蔬菜中的各种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还有致癌的油烟产生。因此,烹饪时注意控制油温不要过高,简单的方法,往油锅里面放一片葱白,如果葱白四周冒出大量泡泡,却不会很快变色,就是合适的炒菜温度。假如葱白很快变黄,说明温度过高。
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热锅凉油”,先把锅烧到很热,再倒油,直接就可以炒菜了。这时油温升得快,但是受热时间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植物油,避免生成有害物质。